雩山之子 —王阳明

五湖书院

        五湖书院是王阳明他在任庐陵县知事期间,游历雩山山脉,在山腰谷创建的书院(今乐安五湖书院),意在与五湖的良师益友结交于此,开启“心即理”的心学命题。

王阳明雕像

        王阳明经常来到雩山半山腰五湖书院,与老者开怀畅谈结为知已,与友人在此探讨哲学。
        在《阳明传记》中记载着王阳明在雩山书院中遇到了一段有趣的经历:
        有一天,王阳明和故友们在五湖书院内谈经论道,偶然间听见山间有读书声,感觉很奇怪,到底是谁在此山林间读书,于是乎就和友人寻声而去。
        行至小路林深处见一砍柴的少年,于是上前询问:“少年可有听见读书声”,少年疑惑问道“可是有什么事吗?
        这山里一般没什么人,我砍柴累了于是读书以鼓舞精神,可是有惊扰到先生吗?”。
        王阳明心中惊叹竟有如此奇人,以书鼓舞精神,自己有时候看书读书都会感觉乏累,读书可以鼓舞精神吗?
        于是觉得少年是个奇才,顿生惜才之心。
        于是问他:“你是否愿意在我五湖书院识文断字,作文章啊!”少年思索片刻拒绝道“非我不愿,只是家中贫寒,每天只靠打柴换的一些营生才得以生存,实在没有余钱去上学堂”。
        少年一边砍柴一边同王阳明先生谈论,经过一番畅谈王阳明得知,少年的父亲是读书人,但是不幸在二十五岁时便逝去。
        那年他才五岁,家中母亲这两年也卧病在床。
因从小便在父亲读书声中入睡,因此从小便爱读书,也上过两年学堂但后来因母亲身体抱恙,不得已才每天进山打柴维持生计。
        王阳明先生也颇为同情少年遭遇,于是便也不强求少年跟随自己学经论道。
        少年砍完柴,王阳明和故友便邀少年一起去书院歇息片刻,少年不好拒绝,于是便把柴放在书院门前,进入书院。
        进入书院便看见书阁内藏书千卷,喜不自收。
        他从未见过如此之多的书,看了一眼掖在怀中的两卷不知翻阅多少遍的书,极为不舍的拿出,问王阳明先生道:“我可以用怀中的两卷书做抵押,换您这里的两卷书翻阅吗?”
       王阳明接过少年手中的书看了看笑着说:“这可以换啊,你这书虽然很旧但是保存的不错,我可以抵几册书与你,你要是把你砍的柴分我一半我也可以借几册书给你,你要用什么换呢?”。
       少年毫不犹豫说“我愿以柴换书”。
       王阳明先生似乎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答案,很高兴。
       心中夸赞道,此子必成大器。
少年二话不说出门便把一半的柴搬进书院柴房。
       王阳明先生说道:“你这一边一担的柴一边两本书似乎也不好平衡啊,干脆我们便把这边书的重量和你的柴的重量均衡如何!”
       少年激动不已但是还是连忙推辞道“万万不可”
       王阳明先生道“书借与你读无碍,只是你一定要保存好书籍,有什么不懂之处可以前来请教,不必拘束,天下的读书人是一家”。
       少年感激道“谢过先生无私供书于我研读,我定当它日榜上提名,不负先生所望”于是高兴地挑书下山而去。

弃柴挑书

        一日在书院前,王阳明见少年垂头丧气,脸色疲惫,便邀他一同到五湖书院歇息,询问后才得知少年似乎遇到了困难。
        他在困扰读书是否真的可以出人头地、看着病重的母亲,他再也难以坚定读书的决心。
        他不知道母亲是否可以撑到自己金榜题名。
        王阳明听闻后,哈哈大笑,少年很不解,王阳明便对少年说了十二个
        字:“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,心外无理”。

书院古籍记载

        少年茅塞顿开,连忙起身作辑答谢,便吟着书下山去了。
        过了几年,年轻人功夫不负有心人,由于长时间心无旁骛的读书积累,他的一个在朝里受皇帝宠幸的同乡把他举荐给皇上,皇上就给他封了爵,于是他便当上了太守。
        听说后来这年轻人为了答谢王阳明便去雩山找他,无奈寻找未果,便在半山腰谷创建思敬书院,表达对王阳明的思念与尊敬之情。
五湖书院是心学文化的启蒙,第一次把心学(哲学)以传道的方式交流传播。
       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(1529年1月9日8时)王阳明病逝于江西雩山脚下。
        临终之际,弟子问他有何遗言,他说: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!”
        明了了世间的哲理,犹如心间升起了太阳,此生无憾,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牵挂!

五湖书院传道插画

         习近平主席说:“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,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。”
所以,我们应该把王阳明的心学传承下去。
        我们不能抛弃文化的传承,不能忘记先辈为我们开创的先河,牢记五湖书院,牢记王阳明。
明清两朝都颇有建树,开宗立派千年灵魂人物独此王阳明。
        致良知人生哲学,开启人性思想道德另一个东方。
        王阳明光辉之盛尤如他的名字一般,他创立的五湖书院,更是流芳千古,泽恩后人。

滚动至顶部